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综述【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三农学术”阅读提示:

  • 一般每天早上6:00更新

  • 除日常推送外,建议通过文末和菜单汇总进行分类浏览

  • 热忱欢迎投稿与反馈:邮箱 snxsac@163.com,微信 18801029736

————

摘    要:2019年4月27日, 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在南京成功举行, 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相聚南京师范大学, 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科学发展。本次论坛共有8个特邀专家主题报告, 14个议题报告, 并设置了自由讨论环节。论坛报告及专家发言观点纷呈、讨论热烈。本文从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村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对主要观点进行梳理, 以期对新时代乡村科学的快速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乡村科学;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城乡融合; 乡村重构; 农业地理; 乡村发展;


作者简介:李裕瑞 (1983-) , 四川隆昌人,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土地整治与村镇发展研究。E-mail:lyr2008@163.com;


1 引言


为发挥地理学研究服务“三农”的综合优势, 搭建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平台, 汇聚乡村研究学者智慧, 探索乡村科学理论方法, 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于2018年4月联合发起“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 并在南京召开首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2019年4月27日, 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 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科学发展。


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报告两个阶段。主题报告阶段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龙花楼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乔家君教授主持。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论坛发起负责人刘彦随研究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黎夏教授,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Michael Dunford教授, 长江学者、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邓祥征研究员和葛咏研究员, Cites主编、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等8位特邀专家做了主题报告。


本论坛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科学”两个主题分别设置了两个分论坛, 包括14场学术报告、两场自由讨论。“乡村振兴分论坛”报告会由周国华教授和龚建周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明星研究员等7名学者做了议题报告。“乡村科学分论坛”由谢花林教授和胡守庚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等7位专家做了议题报告。论坛报告及专家发言观点纷呈、讨论热烈, 现对与会专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2 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


“发展中国乡村科学, 助力乡村转型振兴”是本论坛的核心目标。刘彦随研究员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 指出了城乡分离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乡村发展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现实问题, 提出应按照乡村地域系统的特定组织结构与空间形态, 遵循乡村历史的、渐进的发展规律, 建立三制 (健全法制、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统筹三域 (村域形态、县域空间、区域格局) 、实现三划 (统筹谋划、近期计划、长远规划) , 强调新时代的乡村科学是以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为支撑, 以乡村人地关系、人居关系、居业关系等主题为对象的交叉学科, 而乡村地域系统的转型、振兴与持续发展, 构成了乡村科学研究重要主题。当前, 亟需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科学体系, 建立科学理论、探索科学方法、推进科学规划、明晰科学途径、提炼科学范例;要以乡村地域系统为对象, 按照“揭示规律—制定规划—形成范式”开展学术研究,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撑。这为中国乡村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于地理学在创新发展中国乡村科学进程中的作用, 刘彦随研究员指出, 地理学者应主动有为, 立足乡村地域系统, 因地制宜, 深化系统结构、转型过程、演变机理、分异格局、地域功能、振兴模式与智慧乡村的综合研究, 引领建立中国乡村科学 (村学) , 全面支持和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理学“博大精深”, 如何精、怎么深?刘彦随研究员认为:突破重点在地理工程, 推进地理工程基地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强地理多学科交叉、贯通式研究, 探索创建乡村振兴地理学, 强化地理工程与技术应用;以地理工程为支撑, 细化为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社会工程、文化工程、信息工程等, 构成乡村工程学体系。


关于中国乡村科学的研究重点, 龙花楼研究员做了“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报告。他认为,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经历了1978-2000年以农助工时代研究上升期、2000-2008年快速城镇化时代研究式微期、2008年以来的统筹城乡时代研究复兴期;不同时期的研究议题、关注重点存在明显差异。他建议, 新时期的乡村发展研究要重点关注: (1) 乡村科学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 (2) 乡村发展现代化体系; (3)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机制及路径; (4) 城乡地域系统分异规律与融合机制; (5) 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新格局; (6) 农村要素非农化效应及价值; (7) 转型期乡村系统功能多样性; (8) 农村空心化机理与整治; (9) 乡村振兴规划、模式与途径。


自由讨论环节, 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乡村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建言献策。佘之祥研究员指出, 乡村具有农业价值、广阔空间、历史文化传承价值以及亲情血脉乡愁等特点, 需要充分认识乡村系统演化规律, 并建议地理学者编写一套中国乡村地理总论, 以指导中国乡村发展, 以及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研究。房艳刚教授认为, 地理学的乡村研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过于关注空间结构, 未来还应更加关注人的问题, 如社会阶层结构, 做到空间结构调控与社会变化相匹配。陆玉麒教授认为, 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随着尺度不同而产生系列差异, 应注重多尺度研究, 强调宏观研究, 通过综合性、区域性及宏观性, 以彰显地理学的优势和特色。李二玲教授认为, 乡村科学是对乡村发展中存在的规律进行提炼而形成的一套理论, 发展乡村科学恰逢其时。


3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问题的逐步解决, 既需要来自乡村的努力, 还需要来自城市的支持, 特别是需要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的创新。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方面, 方创琳研究员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机理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题, 深度解析了城镇化过程的基本内涵、战略转向, 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亚健康状态, 城市病处在高危期, “城市病”与“乡村病”同病相连, 互为病因, 阐释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机理, 城乡要素深度融合需要协调的“十大关系”, 并提出了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国家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合并实施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以及同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乡村发展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建议。陈明星研究员以“新型城镇化2.0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为题, 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存在规划编制公众参与不足、经济成本过高和相关空间规划过多等问题, 亟需推动新型城镇化向以高质量推动人口市民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建设多样化新型城镇化模式、推动美丽中国与绿色城镇化、探索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战略重点的2.0升级。邓祥征研究员以“乡村振兴与发展中的产业富民: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为题, 介绍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美国的体验式模式、法国的文化引领模式、英国的特色小镇模式、日本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模式, 总结了中国乡村产业的小规模化、有限市场化、本土化与相对封闭等特点, 并指出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应以全域有机为基础, 推动乡村生活与城市生产之间的双向互动。


城乡人口的有序流动是重塑城镇格局、重构乡村空间的重要途径, 也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关键。李志刚教授以“中国城乡流动人口回流研究进展述评”为题, 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凸显的城乡流动人口回流现象和研究进展, 指出人口回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实现“流动性转向”下的乡村振兴, 需要思考如何承接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回流, 以及如何巩固留守人口的意愿等问题。汤爽爽教授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乡城人口流动决策分析: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为题, 基于3000个农村贫困家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 揭示了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口流动决策机制、流动农村贫困家庭的人员安排机制, 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家庭采取多样化的人员安排, 如夫妻的分裂流动、扩展型家庭人员安排、两代人同时外出就业等方式, 来增加家庭收入和减少风险。总体来看, 赋予流动人口更多的自主权利、确保流动人口更加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确保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进而通过城乡融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本政策导向。


4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贫困地区的脱贫、转型与振兴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最大短板。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贫困的特征、成效、模式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做了精彩报告。Michael Dunford教授以“The right not to be poor:Ending extreme rural poverty in China”为题, 从人权的角度阐释了扶贫的重要性, 利用国际国内多源数据展示了中国乡村减贫的巨大成效;并基于2017年的628个县4626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特征、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精准扶贫的综合效应, 研究认为未来的扶贫工作仍需继续坚持以发展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程叶青教授以“海南省多维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为题, 基于海南省19个市县区70个乡镇, 134个村392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 引入Alkire-Foster模型刻画了海南省乡村贫困的多维特征, 并运用OLS与GWR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实证检验, 发现海南农村呈现多维贫困特征, 多维贫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杜国明教授以“易地搬迁促进贫困村区域发展研究”为题, 介绍了吉林省大兴安岭东部的陆家村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梳理提炼了案例村庄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形成的多政策统筹实施、多主体协同参与、多产业有序发展与多重保障措施配套等工作经验与特色, 也指出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筹集、房屋不动产登记与原地未搬迁户的后续发展等问题。针对贫困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葛咏研究员以“扶贫空间统计研究与应用”为题, 围绕地理时空统计方法如何刻画扶贫减贫空间格局及演化规律这一科学问题, 结合典型案例, 细致介绍了基于点格局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的贫困探测性数据分析、基于地理探测器和多水平建模的贫困的空间归因分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贫困要素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贝叶斯层次模型和GEE平台等的贫困要素时空特征变化分析, 为贫困研究的方法创新提供了参考。上述国际比较、方法探索及案例解析, 为贫困问题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5 深化改革与乡村振兴


城乡二元体制下, 乡村转型与振兴面临诸多制度与政策障碍, 深化改革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 黄贤金教授以“农地改革与乡村振兴”为题, 认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乡村土地价值被剥夺, 不断增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并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责的四个维度, 提出了从理论同地向规划同地、管制同地扩展, 从认识同权向实践同权、管理同权延伸, 从过程同价向结果同价深化, 从区域、县域同责向村域同责转变的农地改革深化路径, 为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供给提供了深度思考与鲜明视角。关于耕地保护政策的成效与创新, 黎夏教授以“包容性城市化——中国耕地变化‘图谱’及其保护的更优路径模拟”为题, 定量揭示了维持耕地面积稳定带来的“连锁反应”, 指出通过“连锁反应”规律, 城市的扩张最终以生态安全风险、耕地质量下降为代价, 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来自于农村的流动人口“城乡双漂”“两头占地”, 建议采取“包容性城市化”, 让流动人口顺利转变为市民、平等享有城市资源和服务, 释放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此外, 刘成武教授以“乡村振兴过程中规模农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政策启示”为题, 指出江汉平原区规模农户发展面临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种地环节技术差、粮食烘干—晾晒—存储条件差、再生产融资困难、无法获取惠农补贴、土地整治单一等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乡镇土地流转市场、提升基层农机服务站服务水平、探索土地整治新模式等政策建议。长安大学员学锋副教授围绕“乡村振兴与城乡资源共享平台”主题, 倡导整合城乡信息资源,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与流通,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推进乡村振兴。为深化农村改革、释放政策红利, 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参考。


6 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乡村地域系统不断演化, 部分乡村实现了重构与转型。赵鹏军教授以“中国乡村交通与地域系统”为题, 指出中国乡村机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村—县与镇—市联系不断增强, 推动了乡村地域系统发展转型, 城市群地区乡村传统地域等级结构趋于模糊化和瓦解。由此, 建议根据乡村交通现状变化科学开展乡村道路基础网规划、配置村镇公交线站、布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并重新思考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以科学支撑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居民点布局和生活与生产空间的安排。郭晓东教授以“乡村集市研究范式的转换:兼论乡村集市在振兴中的功能和作用”为题, 回顾了乡村集市的研究历程、研究范式, 并以陇中地区为例剖析了乡村集市的百年沿革与发展演化特征, 阐释了集市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姚亦锋副教授以“探索中国乡村‘画意’空间构建”为题, 指出我国乡村演替与进化正面临构建与重构的关键时期、也是“美丽乡村”审美目标混乱时期, 提出构建山水画空间“画意”的现代乡村发展目标, 以乡村内涵成长途径和绘画构思过程空间场地对映审美理想, 从而探索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李玉恒副研究员以“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基于乡村弹性视角的理论探讨”为题, 指出乡村衰落是全球共同的挑战, 乡村发展分异是乡村地域系统对外界发展主导过程响应结果的综合表征, 乡村弹性决定着乡村地区在结构重组变化之前忍受外界扰动的程度, 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与乡村地理工程有助于提升乡村弹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杨忍副教授以“大城市边缘区乡村发展地域类型与空间分化”为题, 阐述了城乡转型中乡村多元分化背景, 介绍了珠三角地区乡村大体分化形成城乡一体融入型、城乡混合发展型、传统发展型三种类型, 发现其呈现圈层、类型嵌套的空间结构特点, 并从空间生产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地租理论等理论视角解析了大都市外围地区典型乡村空间重构的多元化过程与机制。乡村重构可作为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7 村域发展与乡村振兴


村域是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 是认识和改造中国乡村的主阵地, 村域发展研究对于乡村转型与振兴相关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乔家君教授以“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及其时空演化”为题介绍了黄河流域专业村时空演化特征, 指出黄河流域专业村总体呈现向城郊、乡镇和腹地集聚, 在低海拔、小坡度、阳坡区集聚, 依地形在河流两岸、公路两旁集聚的带状分布, 且近年来这一集聚特征呈现增强趋势,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 自然因素对专业村初始形成有较大影响, 而人文因素对专业村后续发展的影响较大。李裕瑞副研究员以“村庄因何以发展?——基于长期观测和统计资料的相互验证”为题, 基于典型村域转型发展的长期观测, 阐释了村域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了村庄发展的“观察评估-激发整合—统筹规划—联合行动”跃迁规律与“轴承模型”;借助县域村庄统计资料的定量分析, 发现了企业家精神、农业生产活力等因素对村庄发展的重要影响。申明锐博士围绕“创意农业与乡村振兴”主题, 提出都市郊区农业发展呈现出后生产主义和多功能性特征, 介绍了南京江宁区汤家创意农业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案例, 并阐述了现阶段南京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上述村域转型发展实证研究, 为认识和促进乡村转型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视角。


8 结语


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 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但是中国的乡村振兴实践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 只能在不断探索、深入实践中前进。这为地理学, 特别是农业与乡村地理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挑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 广大农业与乡村地理学者要敢于担当、精诚协作、聚焦前沿、开拓创新, 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实地调查、深化工程试验、探索创新模式、支撑战略决策, 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地理学和乡村科学, 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END


编者注:

  • 本文转自:李裕瑞,曹智,龙花楼.发展乡村科学,助力乡村振兴——第二届乡村振兴与乡村科学论坛综述[J].地理学报,2019(07):1482-1486.

  •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略,格式稍有调整

  • 如有不妥,请公众号 或 snxsac@163.com 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1. 龙花楼:乡村振兴规划他山之石——《劳特利奇乡村规划指南》评述【转】

  2. 乡村地理学家 刘彦随 研究员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3. 杨忍 等: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转】

  4. 【研究】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演化及展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